世理书笺
图片
图片
图片
【1】
治心之道,先去其毒;
阳恶曰忿,阴恶曰欲。
释义:修养内心的方法,首先要去除心中的毒素,阳刚的恶念是愤怒,阴柔的恶念是欲望。
修心如治病,毒不除则病不愈。愤怒伤肝伤神,欲望迷心迷性,这是摧毁人生的两大毒药。职场中多少人因愤怒毁前程,生活中多少人因贪欲败家业。每当怒火中烧时默数十秒,面对诱惑时问问初心。真正的强者,是能驾驭情绪、控制欲望的人。心中无毒,人生才能无忧。
【2】
治口之道,二者交惕;
曰慎言语,曰节饮食。
释义:管理言行的方法,要在两方面互相警惕,一是谨慎言语,二是节制饮食。
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,嘴巴是人生成败关键。话说三分留七分,饭吃七分留三分,这是古人的生存智慧。一句话能成事也能坏事,一口食能强身也能伤身。学会闭嘴是修养,懂得节制是智慧。每次开口前想想后果,每餐饭前想想健康。管住嘴,就管住了人生一半的风险。
【3】
凡此数端,其药维何?
礼以居敬,乐以导和。
释义:以上这些问题,用什么药来治疗呢?用礼来培养敬畏之心,用乐来引导内心和谐。
治心良药不在药房,而在礼乐教化。有敬畏者不妄为,有和谐者不焦虑,这是心理健康的根本法门。现代人缺敬畏心,所以狂妄;少和谐感,所以浮躁。每天整理仪容培养庄重感,每晚听音乐平和心境。外在的礼节约束内在的放纵,内在的和谐滋养外在的从容。礼乐双修,方能心平气和。
图片
【4】
阳刚之恶,和以宜之;
阴柔之恶,敬以持之。
释义:阳刚的恶念,用和谐来调节;阴柔的恶念,用敬畏来约束。
对症下药,因人而异,这是曾国藩的精妙之处。暴躁者需温润如水,放纵者需如履薄冰,刚柔并济才能百病不侵。脾气火爆的人要多听音乐养性情,贪图享乐的人要常思敬畏守底线。遇到问题先分析性质,再选择对应方法。阳刚过头用柔克,阴柔过度用刚制,平衡之道尽在其中。
【5】
饮食之过,敬以检之;
言语之过,和以敛之。
释义:饮食的过错,用敬畏来检查;言语的过错,用和谐来收敛。
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精准治疗最有效。贪吃需敬畏天地,话多需温和待人,一针见血直指要害。暴饮暴食源于对身体不敬,出言不逊源于内心不和。每餐前感恩食物来源,每次说话前温和语气。小毛病用对方法,大智慧体现在细节。真正的修养,就藏在吃饭说话的日常里。
【6】
敬极肃肃,和极雍雍;
穆穆绵绵,斯为德容。
释义:敬畏达到极致就会庄重肃穆,和谐达到极致就会雍容华贵,深邃绵长,这就是德行的外在表现。
真正的气质源于内在修养,不是外在包装。敬到极处自带威严,和到深处自显贵气,这是德行的自然流露。那些一见就让人敬佩的人,都有深厚的内在底蕴。不用刻意装扮外表,专心打磨内心品格。当敬畏成为习惯,和谐成为本能,自然散发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。这才是真正的富贵相。
【7】
容在于外,实根于内;
动静交养,睟面盎背。
释义:仪容体现在外表,但根本在于内心;动静结合修养,面色润泽精神饱满。
表里如一,内外兼修,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。外表是内心的镜子,动静是修养的功夫,真正的美来自灵魂深处。只注重外在包装而忽视内心建设,终究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。每日静坐涵养心性,每日运动强健体魄。内外并举,动静相宜,方能达到神完气足、光彩照人的理想状态。
图片
往期回顾
01
清朝学者的6个人生忠告:每一句都是血泪教训,现代人更该警醒!
02
绝了!吕不韦"六验法"比测谎仪还准,一试一个准,太邪门了!
图片
点点赞
图片
点分享
图片
点在看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